关于神经衰弱病因的几种分析
神经衰弱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症,最早由美国医生格姆比尔德于1868年提出。他认为,神经衰弱病人的神经系统十分“衰弱”,因而定名为“神经衰弱”,并提出了一些对神经系统补充营养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后来,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提出了新的观点,并独创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森田疗法。医疗实践中发现,患者在经历了重大的精神刺激之后,神经衰弱的病情不仅没有加重,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减轻。其他许多外国医学家也有类似的发现,因而,他们一致反对神经系统“衰弱”的说法。
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一批苏联生理学家,提出了以大脑皮层内抑制过程衰弱的学说来解释神经衰弱病因。虽然这一学说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疑问无法解释。比如,如果神经衰弱患者的脑力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那位什么患者对于那些痛苦的体验和不愉快的回忆记忆尤深呢?还有,如果患者大脑皮层内抑制过程衰弱,那为什么很多时候单纯用加强皮层内抑制的药物进行治疗却效果不明显呢?等等。
正是存在这诸多疑问,医学家们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地投入到神经衰弱病因的研究中来。1958年,苏联医学家阿诺新指出了巴甫洛夫理论体系的缺陷,提出了“生物学阴性反应”的说法。他认为,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感到矛盾无法解决,出现悲观失望等情绪,再加上身体不好,就会诱发不同程度的烦躁、焦虑、失眠、疲乏、食欲不振、心慌等神经衰弱症状。
并且,阿诺新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这种“生物学阴性反应”非常顽固,很难转化,任何外来刺激都可能加强这种阴性反应。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就是由于外界的各种精神刺激,结合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在患者大脑皮层中形成了顽固的阴性反应优势状态,继而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症状。
阿诺新在实验中还发现,这种“生物学阴性反应”尽管非常顽固,但是如果神经衰弱患者受到一个与病因无关的突然事件的刺激,可以使之“忘却”神经衰弱的各种症状,病情似乎突然就得到了好转。这一点恰恰证实了森田正马的发现,也在很多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赞同,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证明。
除了以上的几种理论外,还有些科学家试图从内分泌甚至遗传基因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神经衰弱的病因,但都只是假设而已,没有得到实践的证实。
目前,我国临床上普遍采用巴甫洛夫理论来解释神经衰弱的病因,即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引起的患者大脑神经功能衰弱的一种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